随着元月6日抗议群众“攻进”国会事件的发生,美国内政治再次发生戏剧性变化。 早前气势高昂的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,虽然在事情刚刚发生时,总体姿态仍然强硬,但在社交媒体恢复其账号使用功能的第一时间,迅速“认怂”了:公开谴责“犯阙”的抗议群众,并保证元月20日的总统权力交接和平有序进行。 很显然,在中间这段时间,他得到了助手们的建议,因此作出了明智的选择。 然而民主党人并不买账,当选总统拜登要求特朗普对国会骚乱事件负责,而众议院资深议长佩洛西呼吁彭斯解除总统职务,另有超过200名国会议员支持罢免特朗普。 由此,在任总统在其执政尾声,陷入风雨飘扬的难堪境地之中。 这位在华府当政4年的总统始终未能融入建制派主流政治圈子,始终是“局外人”。事实上,从共和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到副总统彭斯,都最终加入了“倒特”的队列中,国会发生的事态如同竞选本身一样,疑点重重,部分看上去是个“请君入瓮”的游戏。 当一个政治素人、缺乏机构官僚经验的总统,进入一个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潜规则的政治圈子,而又要保持自己的特立独行风格,唯我独尊、天马行空地施政的时候,那么可以想象他的那些经年累月厮混在自己的岗位上、相互之间关系盘根错节的建制派中坚们,会是何感受,并作何感想了。 特朗普不仅受到建制派的反感,而且在国际主流政治圈子里也不受待见,因此尽管美国选举存在争议,但它们中的多数国家领导人——特别是盟友国家领导人——很快地向拜登伸出橄榄枝。 正因如此,当国会事件仍在发酵的时候,德国总理默克尔——特朗普的老对头,率先“发难”,指责特朗普对华盛顿的骚乱事件,难辞其咎。 离总统职务交接虽然之后不到两周时间了,但不满情绪正在华盛顿的政治圈子里酝酿、发酵和扩散,当选总统、众议院议长和众多的国会议员等华盛顿政治的“大人物”们都公开行动起来,向在任总统发起挑衅。 特朗普的身边人也“树倒猢狲散”,打算不等任期结束就辞职——麦康奈尔的老婆、交通部长赵小兰已带头辞职,与特朗普“划清界限”,使其陷入“众叛亲离”之中。 正因了那句俗话:人倒起霉来,喝口水都塞牙。 特朗普在接下来的12天里何去何从,突然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。 在赢得总统职位,又将国会参众两院的多数,都纳入囊中后,民主党人已经锐不可挡,考虑到特朗普离开白宫后对民粹主义运动仍然拥有的巨大影响力,因此在拜登执政后,在美国行政、立法权力都主要操之于民主党人之手的情况下,特朗普将是主要的牵制因素之一。 与此同时,挑战选举结果的行动虽然失败,但疑点仍在,国会骚乱事件也存在诸多说不清道不明之处,在民主党人执政后,特朗普一定会秋后算账,继续追查,而民众也不希望国家政局由一党说了算,因此不排除在拜登任期出现重大进展,从而对民主党形成致命威胁。 |